《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基础
开课单位:威尼斯87978797 课程编号:Z02160103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32 学 分:2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9年3月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课程以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知识为目标、突出机械制造基础、着重专业能力培养,在系统学习机械制造过程、金属切削基础知识、机械加工质量、工件的安装及夹具、工艺规程的制订、尺寸链及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能对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为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及管理打下工艺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训,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能分析结构工艺性、具有查阅手册、资料、制定工艺规程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
2、掌握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知识,能结合机械设计相关内容完成工艺规程制定,并具有基本工程知识和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
3、能使用相关软件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及虚拟装配,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支撑毕业要求5)
三、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先修《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的传授,同时运用类比式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能够分析典型零件结构工艺相关问题,以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2、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说明了各个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3、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及时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体现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使学生接触到科技前沿的知识。淡化解题技巧,突出掌握和应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注重工程实际应用,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培养。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各常规教学之中,灵活运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之中,确保与学生的沟通与反馈,保证增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内实训完成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训练环节,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绪论
1、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课程的知识体系)
4、学习要求,考核方法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1、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及组成
3、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第二章 金属切削基础
1、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
2、金属切削过程
3、金属切削参数优化选择
4、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重点: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1、铸造工艺基础
2、锻造工艺基础
3、焊接基本工艺
4、冲压工艺基础
5、粉末冶金
重点:焊接及冲压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
1、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控制
3、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控制
重点: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控制
第五章 工件的定位和夹具设计
1、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2、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
3、工件的定位原理
4、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分析
5、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
6、典型机床夹具及设计方法和步骤
重点: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定位原理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1、概述
2、机械加工路线的制定
3、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论及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
4、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
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范例
重点:机械加工路线的制定
第七章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3学时)
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2、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应用
重点: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应用
第八章 装配工艺基础
1、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2、装配工艺规程
3、汽车装配工艺过程
重点: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第九章 结构工艺性
1、零件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2、产品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重点:结构工艺性
第十章 典型零件制造
1、连杆制造工艺
2、齿轮制造工艺
3、曲轴制造工艺
4、箱体零件制造工艺
第十一章 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3、自动化制造系统
4、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采用板书、PPT和多媒体结合讲解基本工艺过程,加启发式教学,解释概念。
2)讨论法:分成小组围绕科研相关工程问题,通过网上查询,提出各自解决方案,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相互提高。
3)课内实训:通过实训让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从中获得工程知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五、实验
无
六、学时分配
章 节 名 称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小计 |
绪论 |
1 |
|
1 |
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
2 |
|
2 |
第二章 金属切削基础 |
2 |
|
2 |
第三章 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
2 |
|
2 |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 |
2 |
|
2 |
第五章 工件的定位和夹具设计 |
2 |
|
2 |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
3 |
|
3 |
第七章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 |
4 |
|
4 |
第八章 装配工艺基础 |
4 |
|
4 |
第九章 结构工艺性 |
4 |
|
4 |
第十章 典型零件制造 |
4 |
|
4 |
第十一章 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
2 |
|
2 |
合 计 |
32 |
|
32 |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途径和措施
1、考核目标
考核学生机械制造工程的基础知识、结构工艺性分析和工艺规程制定,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实训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软件运用能力,特别注重考核学生工程能力。
2、考核方式:考试、作业及课堂提问。
(1).考试命题
考核是引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课程要求的标志,要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特征的考核方式。考核要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考核方式。笔试题型要注意丰富性,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考核方式
为加强素质教育,可灵活选择考核方式(开卷、闭卷、半开卷等),作业的要求:①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②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形式多样;③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课内实训综合考虑学生操作能力与内容完成情况。
3、成绩构成
各环节成绩评定占比%
考察环节 |
课堂情况 |
实训 |
作业 |
期末考试 |
课程目标达成的贡献率 |
0 |
0.2 |
0.2 |
0.6 |
支撑材料 |
课堂日志 |
实训作业 评价标准 电子文档 |
课后作业 评价标准 |
试题评分标准,试卷, |
八、教材、补充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冯之敬 编著:《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参考教材 张平宽编著:《机械制造工程学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7月版。
【德】约瑟夫 编著:《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1月版。
曾东建编著:《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九、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专业毕业要求 |
成果关联度 |
指标点分解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1、工程知识 |
M |
指标点1 -2能够运用相关的机械工程基础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辨别车辆底盘设计、实验测试中出现的技术、工艺等工程问题。 |
# |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M |
指标点3-1能够分析车辆运用的特定需求确定具体的设计目标,能够根据目标选取适当的结构形式与主要参数并确定设计或测试方案,设计过程中能够体现创新意识。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H |
指标点5-2能够针对车辆设计、实验和分析工作选用相应的理论或模拟方法并理解其适用范围。 |
|
|
# |
十、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各环节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所使用到的权重占比分配
课程目标 |
知识面比例Pi (本列总和为1) |
各环节评价比例分配
(每行总和为1) |
各环节在课程达成中的占比
(所有行列总和为1) |
课堂 情况 |
实训 |
作业 |
期末 考试 |
课堂 情况 |
实训 |
作业 |
期末 考试 |
1)能分析典型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查阅手册、资料、制定工艺规程能力。 |
0.2 |
0 |
0.2 |
0.2 |
0.6 |
0 |
0.04 |
0.04 |
0.12 |
2)掌握机械制造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结合机械设计相关内容,能完成机械典型零件工艺规程制定,并具有基本工程知识和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 |
0.6 |
0 |
0.1 |
0.1 |
0.8 |
0 |
0.06 |
0.06 |
0.48 |
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典型零件工艺分析及虚拟装配,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
0.2 |
0 |
0.5 |
0.5 |
|
0 |
0.1 |
0.1 |
|
各环节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贡献率(Mk) |
0 |
0.2 |
0.2 |
0.6 |
采用达成值计算法,辅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法。
达成值计算法结合上表权重分配,采用下表进行计算。大于0.60为达成。
单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下式:
总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下式:
以上公式中:
k表示不同的评价方式,i表示不同的课程目标。
表示第k中评价方式期末评价成绩平均分,均为百分制;
是第k种评价方式通过第i个课程目标反应在总的课程目标评分占比;
表示第k种评价方式对第i个课程目标百分占比;
表示第i个课程目标在课程总评价中的占比。
十一、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将用于后续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
针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在本次授课总结中应由授课教师分析具体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后续任课教师应当针对以前的问题和建议,在授课计划中做好落实改进计划,并在授课计划中予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