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汽车构造B》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8日 10:26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汽车构造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名称:汽车构造B

开课单位:威尼斯87978797课程编号:Z03160102

总 学 时:32    分:2.0

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B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机械制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9.3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地位、作用

汽车构造B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选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结构,各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中包括了从应用的角度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了解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应用新能源汽车构造等专业知识表达反应新能源工程问题,描述新能源汽车构造、特性及技术性能。(支撑毕业要求2

2.能运用工程思维方法,判断新能源汽车结构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新能源汽车结构设计解决方案。(支撑毕业要求4

3.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新能源汽车底盘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简单设计选择底盘结构工程相关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支撑毕业要求6

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与原理的分析能力,获得有效结论并能解决实际具体问题。(支撑毕业要求7

三、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要求先修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电工等专业基础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原理的传授,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底盘系统结构学习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具备对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

4.本课程要求在 CAI 教室进行授课,教师应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结构实例及丰富的原理演示,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主要以PPT和板书为主,PPT中内容多样,分别有图片、图表、 受力分析图等等。板书教学主要是以推导公式为主。教学过程中穿插视频或者动画教学演示工作原理,形象生动。中间安排两个翻转课堂,学生总结主讲,调动学生积极性。

1绪论

1.1、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

1.2、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讲授方式、评价方式介绍;

1.3、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1.4、教学重点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5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6、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

纯电动汽车

2.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2.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难点,重点)

2.3、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2.4、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2.5、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2.6、纯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3.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难点,重点)

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3.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4.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4.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难点,重点)

4.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4    气体燃料汽车

4.1.天然气汽车

4.2.液化石油气汽车

5生物燃料汽车

5 .1.甲醇燃料汽车

5 .2.乙醇燃料汽车

5 .3.二甲醚燃料汽车

5.4   氢燃料汽车(难点,重点)

5.5  太阳能汽车

6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6.1 概述

6.2  蓄电池

6.3  燃料电池(难点,重点)

6.4    超级电容器

6.5  飞轮电池

7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7.1 概述

7.2   直流电动机

7.3    无刷直流电动机

7.4    异步电动机

7.5永磁同步电动机

7.6 开关磁阻电动机

7.7  轮毂电机(难点,重点)

8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

8.1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8.2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8.3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难点,重点)

8.4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9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9.1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难点,重点)

9.2电动汽车充电机

五、实验:

六、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小计

1绪论

2

 

1

2 纯电动汽车

4

 

1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4

 

2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4

 

2

5生物燃料汽车

4

 

2

6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4

 

2

7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4

 

2

8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

2

 

2

9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2

 

2

合计

32

 

32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途径和措施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最终成绩综合课堂提问、作业、期末考试等3个环节。

各环节成绩评定占比%

考察环节

课堂情况

作业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达成的贡献率

10

10

80

支撑材料

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提问记录或随堂测试,结合出勤率

作业

试题评分标准,试卷

 

八、教材、补充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新能源汽车概论》主编:崔胜民 韩家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参考书:

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主编:崔胜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

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主编:张金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未来》主编:石川宪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4.  陈家瑞. 《汽车构造》(下册)(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九、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专业毕业要求

成果关联度

指标点分解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1、工程知识

H

1-2能够运用相关的机械工程基础和新能源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辨别新能源车辆底盘结构、原理中出现的技术、工艺等工程问题。

#

#

#

#

2、问题分析

H

1-3了解新能源车辆及其动力总成的构造、原理、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于新能源车辆工程问题的分析中。

#

#

#

#

2-1能够根据所学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新能源车辆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

#

#

#

4、研究

M

2-3能够正确表述一个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并分析其合理性

#

#

#

#

6、工程与社会

M

4-2能基于专业理论设计针对新能源车辆运用的特定需求进行研究的可行设计方案

#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M

6-2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流程

 

 

#

#

注:

1、成果关联度分:LMH

2、需说明目标情况分解。

 

 


十、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各环节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所使用到的权重占比分配

课程目标

知识面比例Pi

(本列总和为1

各环节评价比例分配        

(每行总和为1

各环节在课程达成中的占比        

(所有行列总和为1

课堂

情况

作业

期末

考试

课堂

情况

作业

期末

考试

1.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应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底盘构造等专业知识表达反应新能源汽车构造工程问题,描述结构、特性及技术性能。(支撑毕业要求1246

0.3

0.25

0.1

0.65

0.075

0.03

0.195

2.能运用工程思维方法,判断新能源汽车结构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新能源汽车结构解决方案。(支撑毕业要求1246

0.2

0.15

0.35

0.5

0.03

0.07

0.1

3.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新能源汽车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简单设计选择底盘结构工程相关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支撑毕业要求12467

0.2

0.25

0.35

0.4

0.05

0.07

0.08

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与原理的分析能力,获得有效结论并能解决实际具体问题。(支撑毕业要求12467

0.3

0.2

0.4

0.4

0.06

0.12

0.12

各环节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贡献率(Mk

0.215

0.29

0.495

 


采用达成值计算法,辅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法。

达成值计算法结合上表权重分配,采用下表进行计算。大于0.60为达成。

单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下式:

 

总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下式:

 

以上公式中:

k表示不同的评价方式,i表示不同的课程目标。

  表示第k中评价方式期末评价成绩平均分,均为百分制;

  是第k种评价方式通过第i个课程目标反应在总的课程目标评分占比;

  表示第k种评价方式对第i个课程目标百分占比;

  表示第i个课程目标在课程总评价中的占比。

十一、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将用于后续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

针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在本次授课总结中应由授课教师分析具体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后续任课教师应当针对以前的问题和建议,在授课计划中做好落实改进计划,并在授课计划中予以落实。

 

 

 

 

 

 

关闭

Baidu
sogou